Security, Economy,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Geopolitical Landscape
大會主題與說明
受到俄烏戰爭之影響,2023年的全球經濟出現大幅走緩的情況,歐俄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美中之間的角力,構成了2022年以來的國際政治主軸。當大國之間的分歧開始提高,許多需要大國之間緊密的國際合作才能夠有效治理的全球議題也開始出現危機,在這個新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下,全球的通膨問題、去全球化問題與新的能源與環境問題,在在都需要新的思考與解方。
新階段的大國競爭為地緣政治帶來新的風貌以及更高程度的不確定性。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於本年4月所發布的報告即顯示,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2022年全球的軍費支出較前一年大幅增加了3.7%,中歐和西歐國家的軍費支出也首次超過了1989年冷戰剛結束時的水準,其中軍費支出增加最快的國家是芬蘭、立陶宛、瑞典和波蘭等四個緊鄰俄國的國家,而在亞洲方面,中國、日本、印度和其他亞太國家的軍費支出也較前一年快速增加之中。這個各國不斷增加軍費支出的事實,其背後所顯示的,是在國際秩序不明確的情況之下,各國不斷地試圖努力自助,以應對一個愈來愈不安全的世界。
各國為了確保關鍵物資的供應,紛紛試圖將供應鏈轉移至地緣政治風險較低的地方,這一個去全球化的風潮也加劇了對未來經濟發展上的不確定性。這個去全球化的風潮尤以美中的科技競爭為最。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並與日本、台灣和韓國組成「晶片四國聯盟」(Chip 4 Alliance),試圖將尖端技術的晶片生產完全掌握在美國的盟邦之中。除了高科技產業之外,受到俄烏戰爭後新地緣政治的影響,全球的企業也紛紛將生產線轉移到相對更為安全或是意識型態更為相似的國家,成為繼新冠疫情去全球化影響之後的另一股去全球化的風潮,並伴隨著快速的通貨膨脹。西方民主國家為了緩解此壓力,似乎又重新注意到中國的經濟市場,開始提出去危機化(De-risking)做為早前脫鉤(De-coupling)的替代思考。
有鑑於這些全球政治和經濟上的重要問題當將對台灣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本次會議特以「新地緣政治風貌下的安全、經濟、科技與環境挑戰」為主題,於2023年11月24日(週五)假國立中正大學召開,希望能透過理論與經驗之間的對話以及學術工作者之間的交流,集思廣益,對台灣做出政策建議,也為台灣學界培養新一代國際議題的研究人才。本次會議由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與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共同主辦。
論文來稿可聚焦本屆大會主題或下列各項子題,歡迎學界先進踴躍參與,共襄盛舉:
會議地點與時程規劃
投稿須知
◎檢送「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2023年年會」徵稿啟事及徵稿表單各一份 ◎詳細資訊可參考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網站:http://cht.rocair.org.tw/archives/3038 ◎如有任何問題請洽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秘書處: 劉家豪、蘇可為 助理 ◎電話:02-29393091 分機50976 ◎Email:associationofir.roc@gmail.com